维多利亚老品牌76696vic牢记学校“以农为本、强农兴农”的办学定位,积极面向旱区农业科学前沿与生产实践关键化学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建立了土壤热力学理论(虞宏正院士),完成了“我国9省市经济自然区农业土壤及主要粮食作物中污染元素环境背景值研究”(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杀虫活性物质苦皮藤素的发现与应用研究”(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构建了“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生物分析化学新方法”(陕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和“特色药用微生物功能代谢产物的表征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和教学应用”(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特等奖)。入选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1个,形成了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化学生物学、农林资源化学4个稳定的二级学科研究方向。2016年化学学科进入ESI前1%,自然指数位列全国农林高校第一。
学校现有“作物抗逆与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天然产物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强有力支撑了化学学科的发展。近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优青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37项,省部级75项,到位经费7315.25万元;在Nature Chemistry、Nature Communication、JACS、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等化学类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1100余篇,获批国际国内发明专利74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项。
发挥农-化融合优势,开展天然产物高值高效利用,助力乡村振兴。围绕秦巴山区生物资源和制约当地农民增产增收的实际问题,系统研究了百合科、卫矛科等8科43种植物,开发了靶向瓜类白粉病的植物源农药,提供了甜瓜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为当地病虫害防治、农产品附加值提升、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获陕西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一等奖1项。坚守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建言献策,助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13位教师担任乡村振兴产业服务团专家,5位研究生担任科技副镇长,1人入选陕西最美科技工作者。